【荒島爵士101】●No.22●Thelonious Monk / Solo Monk (1965) 賽隆尼斯˙孟克 / 獨行僧





*建議播放音樂搭配下方文章閱讀







 【聆聽更多】 










【純文字版】


Thelonious Monk / Solo Monk (1965)
賽隆尼斯˙孟克 / 獨行僧

「爵士獨行高僧的獨白。」

非常喜愛各式樣貌帽子的鋼琴怪傑─賽隆尼斯˙孟克(Thelonious Monk),在這張專輯的封面畫作中化身為一位飛行員,頭戴配有護目鏡的皮帽、眼觀前方,彷若獨自一人在爵士旅途中航行著…

這張作品名稱《Solo Monk》一般主流中譯為「獨奏精華」,因為其中集結收錄了12首他個人於1964-1965兩年間的獨奏作品們(CD版增加至21首),按照這樣的翻譯確實是挺精準的表達。

但是在一次無意間發現google那直接又粗糙的直譯─「獨行僧」(Solo Monk),反而發現這個詞語實在特別有意思。

作為自競爭激烈的咆勃年代(Bebop)存活下來的鋼琴高人,用與快速激情的樂風截然不同的演繹方式,Monk以一種充滿哲思、極簡留白的彈奏技法站穩陣腳。與當時的主流風氣相較起來、特別顯得格外獨樹一幟。

Monk就像是一位不隨波逐流的苦行僧,獨行在探索爵士樂和自我的道路上。

一位著名的樂評家曾經說過:「聽Monk彈琴,重點不在於聽他彈了些什麼,而在於聽他沒彈些什麼。」

相較於華麗炫技的Art Tatum、殺氣騰騰的Bud Powell,跟這些速彈派的絕頂高手比起來,Monk的演奏方式簡直可以說是慢得不可思議,也曾被某些樂評評價為「琴技拙劣」。

但,音樂難道是彈的越快、越複雜才能稱作好聽嗎?

Monk的琴風如同中國哲學中的「道家」,他刻意大量的留白就像是不可言說的「道」之精神,不能言傳、只能親身意會。

他徘徊在「彈」與「不彈」之間的獨到哲學,影響了無數爵士後進。 本作的許多曲子皆為悠然自得的鋼琴小品,重新詮釋經典的標準曲如:「Dinah」、「I'm Confessin' (That I Love You)」、「Everything Happens to Me」等等。另外當然必聽的是Monk最知名的自創曲「Ruby, My Dear」和「Ask Me Now」,整張專輯皆保有「Monk式」那帶有點調皮又古怪的風味。

作為Monk作品中最容易聽的入門款,它或許不像是《Monk's Dream》、《Underground》等經典,可以從旁觀察Monk作為伴奏者那許多有趣的琴技。但那充滿boggie woggie、ragtime復古風采的琴韻,真是十足有趣。

同時這張作品也可以視為Monk眾多作品中,最具個人主義色彩、最「Monk」的一段獨白。

當你用心聆聽《獨行僧》(Solo Monk),你會了解到我們應該去學習如何自得其樂,因為這種快樂是音樂對於人類最高的價值。

不需要取悅任何人,純粹地為自己演奏、為靈魂高歌一曲,享受最單純的喜悅。



*圖片來源:amazonpitchfork





邱君豪

一生酷愛爵士樂和搖滾樂,ECM虔誠信奉者。
長年投身於唱片和文化產業,視推廣音樂為終身職志。
2007年開設部落格「爵士殺手 JAZZ KILLER」, 並舉辦爵士與搖滾樂講座。

現居台灣新竹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